- IP68防水电池供电
- 水质流量液位监测

项目背景:响应国家节水政策(如 2022 年住建部《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》),针对我国城市供水管网平均漏损率 12.75% 的现状,通过智能化监测技术解决传统人工探漏效率低、成本高的问题,在高校校区、水务公司等场景实现管网漏损精准控制。
技术方案:采用 “感知层 - 网络层 - 应用层” 三层架构
感知层:部署智能听漏仪(磁吸式安装)、压力监测仪(IP68 防护)、水锤监测终端等设备;
网络层:通过 NB-IoT/4G 传输数据;
应用层:GIS 可视化平台与移动 APP 双端协同。
典型场景
XXX药科大学江宁校区:管网以镀锌管 / 铸铁管为主(易锈蚀老化),面临消防水压不足、水质污染、地面塌陷等风险;
XXX信息工程大学:150 天内发现 53 处漏点,相当于传统方式 1-2 年工作量;
XXX市水务公司:半年内发现 28 处漏点,覆盖 46 套监测设备。
硬件配置
设备类型 | 技术参数 | 部署要点 |
智能听漏仪 | 监测距离 250m、5 年续航、95% 准确率 | 主管道优先、磁吸式安装 |
压力监测仪 | 0.5% FS 精度、3 年电池寿命 | 压力波动节点 |
便携探测仪 | 2000pC/g 灵敏度、蓝牙传输 | 精确定位使用 |
软件系统核心功能
漏水概率 AI 算法(>80% 触发报警);
多端同步预警(PC/APP/ 短信);
历史数据追溯(支持 Excel 导出)。
量化效益
XX药科大学:发现最大漏点 30t/h(铸铁 DN300 管),年节水量 17 万吨,漏水详情表完整记录管径、估漏量等数据;
XX信息工程大学:月均发现漏点 17 处(传统方式≤5 处 / 月),1.5 个月内用水量同比下降 35383 吨,预计年节水 24 万吨(经济效益 50 万元)。
管理提升
效率变革:检漏时间缩短 80%,定位精度达管段级;
模式创新:从 “人工普查” 转为 “定向检修”,建立压力 - 噪声双因子预警机制。
扩展应用:龙岩水务年节水 18 万吨,苏州某校 8 个月发现 13 处漏点(价值 25 万元),三明市留存现场探漏视频记录。